毫无疑问,汽车工业发展至今,对于用户来说早已不再是纯粹的机械性能上的追求,对于整个产业来说,也不再是一个单独的圈层。具备“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三大特征的智能网联汽车,使得由硬件主导的汽车产品发生本质变化,软硬件共同定义汽车开始成为行业共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也成为国家重点扶持的新兴产业之一,更是成为各大城市争相入局的新赛道。第二届中国(沈阳)智能网联汽车国际大会在沈阳圆满收官,本届大会聚焦智能网联汽车的新成果、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探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沈阳方案”,共话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未来。
智能网联汽车是车联网与智能汽车的有机结合,是跨产业融合创新的重要载体。同时,作为汽车制造、信息通信、交通运输等行业深度融合发展的新兴业态,智能网联汽车还具备产业链条长、科技密度高、带动作用强等特色。故而,要想实现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便不仅仅是囿于传统汽车行业的“单打独斗”,而是基于“车路云一体化”的全新发展路径,积极推动跨行业互通互融,构建智能网联汽车新生态。当下,作为工业老城的沈阳凭借积淀深厚的传统汽车产业基础,具备了较强的城市影响力和发展潜力;而作为科技新城的沈阳,凭借较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套体系、初具规模的智慧出行建设,以及“中国(沈阳)智能网联汽车国际大会”平台的全球影响力,更是为沈阳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那么,在现有基础之上,沈阳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如何进一步破局,迈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从“第二梯队”跃升至“第一梯队”实现跨越式发展。在第二届中国(沈阳)智能网联汽车国际大会上重磅发布的《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城市发展指数(大东指数)》为沈阳提供了一份科学发展方案。基于沈阳现有相关产业格局,“大东指数”提出:积极推进产业融合,构建沈阳智能网联汽车完整产业生态。
在助力全产业链转型升级方面,沈阳应坚持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能领域产业融合发展的顶层导向,以产业融合发展为契机,支持企业资源优势互补、协同升级。比如,依托沈阳市整车制造、软件研发、信息通信等领域的优势,形成以智能网联汽车研发、制造、销售、售后为依托,融合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慧电网的全产业链开放创新生态系统;以构筑车联网先导区为目标,大力发展本市在决策系统、通信系统等领域的产业强项,加快感知系统、执行系统龙头企业的导入,以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和示范运行为支撑,带动全产业链融合发展,促进本市汽车、软件、通信、大数据等产业的融合,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在协同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方面,沈阳应以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为契机,加快产业融合,通过科学评估和研究,制定智慧城市建设标准规范,分级、分类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比如,建立城市综合管理服务体系,支持“城市大脑”、“产业大脑”建设;实施智慧社区工程,支持智能停车等产业发展;开展以智能信号交互、车速导引、自适应巡航增强等为核心的汽车智能类示范应用,探索远程遥控驾驶、车队编组行驶、动态地图导航、路侧辅助感知云端决策等以协同为核心的智慧交通类示范应用,对接智慧城市发展进程。
在建设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平台方面,需进一步推进汽车与信息融合发展。比如,加强引导东软集团、百度、华为、中汽中心等企业联合建设车联网安全监控平台,形成智能网联汽车安全保障及应急处置机制,完善产业安全保障体系;开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安全服务,引导车企、科研院所、零部件企业等共同建设安全测试用例库,在端、管、云各个环节开展安全管理、多层防御和安全测评,确保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
在推进汽车产业向产业链后端延伸方面,沈阳应以重点项目为牵引,点线结合,点面结合,汽车研发、制造、服务三端联动,全面推进汽车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比如,重点提升华晨宝马、华晨中华、上通北盛工厂和核心零部件企业的生产装备数控化率、云平台渗透率、工业互联网联接水平;鼓励沈阳市各类出行服务提供商与整车企业、互联网企业、出行平台企业、初创企业、科技企业等围绕全产业链组建战略联盟,打造未来出行生态系统。
不同于传统产业,智能网联汽车具备天然“跨界融合”特质。当下,随着各产业协作趋势也愈发明显,产业之间相互交织的网状产业生态正在形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在高质量发展的路上正迎来高速度发展。